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

誰知雅好後暗門有多少


在陝西省清理了8名省管領導幹部擔任書協主席、副主席等問題後,近日曾任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行長的計承江,主動請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的職務……隨著中紀委和各地加強對領導幹部違規舉辦、參加書畫展、筆會活動的清理,官員請辭書畫、文藝協會“職務”漸成趨勢。
專家認為,官員愛好藝術本無可厚非,但有些人刻意躋身書畫、文藝圈在沽名釣譽之外,其實藏有不少藉機收斂錢財、用權力實現尋租的行為,要根治“官帽”染指,必須要打掉這些腐敗“暗門”。
摘帽咋就那麼難?
“書法藝術歷來清苦、艱難,但現在卻成了'發財'的事業。”河北省書法協會一位人士直言,“這些年出現了一些非常不好的現象,一些官員即使功力不足、筆墨欠佳卻也能擠進協會,成了受追捧的'大家',把浮躁之風帶進了書畫圈。”
河南省委原常委、鄭州市委原書記王有傑自詡是一位“筆耕不輟”的書法愛好者,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出版有《王有傑書法集》。 他在台上時,有評估其書法價格為每平方尺上千元。 落馬後,某拍賣行曾通過網絡拍賣一幅王有傑的書法作品,起拍價僅30元,卻無人問津。
“人在台上作品就值錢,下了台便一文不值。”河北省美東律師事務所律師曹德全表示,“整治文化圈腐敗若能形成剛性執法,對文化圈本身有極大的好處。 ”
“雅好”背後“暗門”多?
“擁有書畫協會的雙重身份,能頓時讓一些領導的作品價格走高,從無價變'天價'。”一位受訪的藝術家說,“更有甚者,一些協會則通過中間人或者網站來購買'大作',炒高了價格之外還能將錢款倒回官員手裡。”
據書畫界內部人士透露,書畫腐敗行為手段多多——
【利用假畫收錢】 一些地方領導幹部名義愛好字畫,但明知是假畫贗品也收藏,想行賄的人投其所好,把假畫當真畫買走。 河北當地曾有一名“要員”落馬後,其家中搜出了多幅低質量的仿品字畫。
【擊鼓傳花行賄】 一些想行賄的人從某些不正當的書畫機構買來書畫,然後將書畫送給官員後,這些官員再將書畫原價“賣回”原書畫機構,這樣就能完成一個“洗錢”過程,名曰“三方共贏”。
【拍賣炒作行賄】 一些人將書畫送給拍賣行,通過貌似公正的市場行為拍出高價,其實暗地會有“專人”接盤,完成“行賄”過程。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世洲表示,法律對於行賄受賄的認定只限於財物,但現在卻有不少“障眼法”,書畫收藏的操作手法不勝枚舉,使一些權力尋租和利益交換行為得到掩護,挑戰了法律的底線。
“藝術品會形成很高的市場價格,一些官員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捲入腐敗漩渦。”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何香久說,“藝術具有高度純粹性、品格性,但如今竟成了貪腐多發之地,令人嘆息。”
治理需有新突破
細觀文化藝術領域的“官員腐敗”,以書畫作品為代表的受賄物真偽難分辨、價值有彈性,變現手段隱蔽多樣,而行賄物價值的認定則讓反腐工作遭遇新挑戰,必須從制度建設上予以突破。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力說,現在已出現了用不具有市場價值的物品用於行賄的新情況,用於做交換的假書畫的價值僅存在於行賄、受賄雙方,法律對於行賄物品價值的認定存在短板,而這直接影響定罪量刑。
按照現行法規,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達到一定數額,才能被認定為受賄罪。 但用於“洗錢”的廉價或假書畫等物品,是否仍根據其實際價值來認定,還沒有明確規定。
王世洲表示,如果這些物品僅以實際價值認定,那麼雙方行為可能會逃脫掉法律制裁。 他呼籲,對書畫、文藝圈規範行為應加強制度建設,引入司法鑑定程序,還社會一個風清氣正的藝術環境。
來源:新民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