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清代畫家王翬《杏花春雨江南​​》賞析(圖)

 和訊網

《杏花春雨江南​​》《杏花春雨江南》《杏花春雨圖》《杏花春雨圖》
王東峰
杏花與春雨,是自然界的一對佳偶。 古典詩詞中的杏花,多以春雨為襯,如唐王涯《南浦杏花》曰:“胭脂萬點怯春寒,蓓蕾枝頭絳雪幹。昨夜南風春雨過,玉人曉起揭簾看。”北宋歐陽修《田家》曰:“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南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曰:“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元貫雲石《雙調·殿前歡》曰:“隔簾聽,幾悉風送賣花聲。夜來微雨天階淨,……杏花疏影,楊柳新晴。”明末陳子龍有《畫堂春·雨中杏花》一詞。 清孔尚任《題扇頭墨畫杏花》中曰:“杏花時節多風雨,那得春光與扇同。”
杏花,春雨,最好是在江南。 元人虞集的《風入松》一詞,結句就是千古傳誦的“杏花春雨江南​​”。 虞集對這一神來之句頗為得意,在《臘月偶題》詩中又寫道:“杏花春雨在江南。”確實,江南的婉約細膩,與杏花的清麗疏朗、春雨的寧靜軟綿極其相宜。
遼寧省博物館收藏有一幅清代畫家王翬所繪的《杏花春雨江南​​》。 絹本,設色,縱81厘米,橫51厘米,鈐有“石谷”、“王翬之印”。 王翬(1632年至1717年),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 王翬自幼受家庭影響,喜愛繪畫,有很深厚的傳統功底,為摹古高手,但又能在古人的基礎上自出新意,形成自家風範。 其畫在清代極富盛名,追隨者甚眾。 因常熟有虞山,故後人將其稱為虞山派之領袖人物。
此圖是王翬《仿古四季山水圖》屏風組畫中的一幅,描繪的是江南春景。 圖中山巒層疊,樹青草綠,村舍屋宇錯落,小橋流水人家,漁船泛波湖上,一派雨後春光明媚的江南山村景緻。 在構圖佈局上,小徑、樹木、庭院,皆隨河流之勢分佈,疏密得當,既不擁擠,也不顯孤單零落。 近處、遠處的小橋流水,將整幅畫面巧妙地連結在一起;遠處山巒環繞於霧靄之中,若隱若現,山巒以墨點點染,藉以烘托初春萬物復甦之景。 臨湖的道路兩旁,樹木繁茂,枝葉稀疏清朗,同樹幹的高大粗壯之勢相呼應。 全圖中樹幹的畫法不盡相同,體現了作者深厚的功底:近處多為粗壯老幹,先勾勒其輪廓,再以墨色和赭石加以暈染,刻畫詳細;遠處​​則多以濃墨一氣呵成,枝葉多以濕墨排點式描繪,各種技法交相呼應,使得整幅畫面變化多端。 此圖的亮點還在於色彩的匠心運用:畫中設色以青綠、赭石為主,只在樹乾和房屋勾勒上略施墨筆,而杏花則以淡紫色點綴,使得整幅畫淡雅清新卻不失蒼茫渾厚。 此畫的另一突出之處是對“有人之境”的營造。 從近景之中的小橋流水、竹籬茅舍,到中景一組遙相對應的長列屋舍,再到遠景隱於群山樹林中的錯落有致的庭院,連同畫中泛舟江上的漁船、悠然自得的漁夫,無不透露出濃厚的生活氣息,觀之令人頓生神清氣爽之感。
杏花、春雨、江南的意象組合,應該是王翬心中最美的意境。 他曾另有一幅《杏花春雨圖》傳世,立軸,絹本,淡設色。 此圖作於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二月,作者時年59歲,正是其創作最佳時期。 這個時期,他廣為吸取前人技法,融會南北諸家之長,形成面目眾多、技法精湛、作品明快生動的風格。 此圖上有作者題詩“一夜池塘春草綠,孤村風雨杏花深”,系承襲元代詩人、畫家倪瓚的詩句“一夜池塘春草綠,孤村風雨落花深”而來。 落款為“烏目山中人王翬畫”。右側有近代山水畫家、文物鑑定家吳湖帆先生的題跋。 書畫俱佳,相得益彰。 畫面上雙峰對峙,一脈泉水,蜿蜒曲折。 遠處山間雲霧繚繞,竹林隱現。 近景水面開闊,四周杏樹圍繞,杏花艷艷。 圖中人物若干,有在臨水的亭閣內觀賞杏花的文人雅士、有荷薪歸來的農夫、上山砍柴的樵夫、有騎驢過橋的旅人。 整幅畫設色淡雅,用筆秀逸脫俗,極俱生活氣息,頗有世外桃源之逸趣。
來源:中國商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