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齊白石《枇杷》

 新浪收藏

齐白石 枇杷 纸本设色 立轴 尺寸:173×48cm 约7.5平尺齊白石枇杷紙本設色立軸尺寸:173×48cm約7.5平尺
齊白石枇杷紙本設色立軸尺寸:173×48cm 約7.5平尺
枇杷古名蘆橘,又名金丸、蘆枝,與大部分果樹不同,在秋天或初冬開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因比其它水果都早,故被稱為“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 齊白石為湘潭人也,對生長於那裡的枇杷情有獨鍾,因此,枇杷成為他筆下常見的題材,齊白石對此也是百畫不厭。 經歷了數十年的藝術探索,齊白石深知畫家必須能夠把握繪畫的個性特徵與精神所在。 力求深入表現枇杷的形神特徵。 他曾在教導學生時說,“枇杷梗要粗大,冬瓜梗要細小”,可見其平日觀察很仔細。 在構圖上,枇杷都集中在畫作的上部,碩果累累,果實用藤黃色揮毫而出,飽滿鮮亮,綴於枝葉之間;畫作的下方樹乾和葉子簡潔明快,枇杷的葉子以濃淡相間的墨色勾出,穿插間自有趣味,烘托出枇杷的生機。 此作以色彩飽滿,幹筆劃莖,濕筆寫葉,果實攢三聚五各有姿態,筆酣墨暢,揮寫自如,奔放奇縱。 雄健渾厚,造型簡練質樸,畫面生機蓬勃,具有強烈對比,衝撞觀者視覺,實為難得之作。 白石老人曾經說,枇杷果像黃金,但不能當作黃金來交換,不過,賣畫雖比不上賣黃金,卻勝過以文字乞食的文人,所謂“文人比較畫師貧”,道出了賣畫勝過賣文的感慨。 由畫枇杷想到畫家與文人的貧富比較,透露出他的一種怡然自足態度,這樣的畫外之意,耐人尋味,又是另外一種意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