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新浪收藏

展覽開幕展覽開幕大禪法師與策展人賈方舟大禪法師與策展人賈方舟大禪法師接受媒體採訪大禪法師接受媒體採訪
由策展人、藝評家賈方舟先生策劃,藝評家劉驍純與陶詠白先生擔任學術主持的《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於2015年6月27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這一展覽展出的當代詩書畫僧大禪法師多年來精心創作的心水墨作品,以時代語境彰示藝術內涵,以水墨的無量精神還原對自然生命的無上理解。 此展乃是一位都市禪行者的生命與藝術的精彩對話。
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亮相中國美術館現場展覽
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亮相中國美術館現場展覽
水墨精神抒無極境界
大禪法師主張人間佛教,藝術修行,擁護真理,熱愛生活。 這些都充分錶現在他的彩墨畫中,其畫以寫意蓮花見長,畫風光明燦爛自在從容一派生機,其筆墨不忘古意,而色彩又化為新機。
策展人賈方舟先生對大禪法師的作品理解獨到,且推崇備至。 他認為:禪師的藝術,“詩書畫印”渾然一體,自然天成。 文人筆墨與傳統精神在他那裡延續得順暢而自然。 究其原因,不外他作為禪師的生存方式和普心覺性的文化狀態。
評論家劉驍純先生稱讚大禪法師畫中內藏禪意,主要還不是說的象徵和隱喻,而是說的另外兩點:一個方面,筆墨簡率超逸而出塵,另一個方面則在畫面意境。 前一方面水墨畫更突出些,後一方面彩墨畫更突出些。
美術評論家陶詠白先生說:大禪法師的作品,屬文人寫意畫,在揮灑自如中剛柔相濟,虛實相生,潛隱著禪機。 但是與文人畫在筆章墨韻的意趣中“抒胸中逸氣”不同,禪師抒寫的是其心中的意象。 以大禪法師的蓮花圖為例,構圖上沒有邊界感,不論是豎的構圖形式,還是橫的構圖形式,畫中邊界上的荷難有完整的形象,似乎它們脹出了畫框的邊界,向畫外的空間擴張著。也不管是平視、仰視、俯視的視角,似乎用全方位的天地——以宇宙為背景,蓮在水中曼舞,或在雲中飛舞,在無限擴展的空間中任你的心隨之在宇宙起舞,大禪法師正是以水墨的無量精神抒生命的無極境界。
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亮相中國美術館現場展覽
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亮相中國美術館現場展覽
筆墨之修行書畫之德觀
據主辦方介紹,《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意在向觀者傳播意在的新時代心水墨文化藝術理念。禪師筆下的心水墨作品藝術風格明朗、極具個性化特質,並且內涵豐富、技法純熟、藝術語言獨特,以強烈的時代語境觀复歷史賦予當代藝術的時尚期盼,平靜中演繹萬千華彩,使觀者在不知不覺中感悟生活,覺悟生活的積極與美好。
釋大禪,是當代的詩書畫僧,他以禪入畫,踐行“筆墨之修行,書畫之德觀”,倡導以藝入道,強調內在修養,講策意念筆墨,體悟現實生活。 作為從事藝術創作的禪者,在談到創作的角度和題材與普
通人有何差異等話題時,大禪法師說,藝術和宗教從來都是並存的,它們沒有分離過,也從來沒有背叛和相互抵觸過。 因為藝術是心靈的
表徵,生命覺悟的狀態。 我們所講的生活禪,指的即是生活中的藝術,是我們對人,對天地自然的一個真正的態度。 反過來從藝術角度出發,是我們在和天地交融,和生命對話,所以生命在需要藝術表達時,我們也只是去做一種自然的敘述。 於是,當我們升起一種恭敬的狀態面對藝術時,藝術回饋我們的就是平靜、和諧的大自然。 當我們升起敬畏的狀態去面對藝術,藝術就​​是天地萬物和宇宙玄機。 這樣才會有對生命體驗、體會、體悟的可能。 所以觀念要轉換,博大一些。
禪師也風趣的說,僧人和藝術的關係古往今來一直存在,中國的美術史和文明史少不了僧人的一筆,而且一定是到了文化最好玩的時候他出來了。 比如古有詩僧皎然,畫僧貫休、巨然、朱耷、漸江等,書僧懷素,智永。 近代有懶悟,弘一法師等。 藝術史上如果沒有僧人,肯定不好玩,就像大花園,裡面有百花,僧人則是其中的一朵清蓮。 
《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將持續10日,將於7月6日閉幕。
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亮相中國美術館寶相書法_大禪法師_2013年作_水墨紙本_69×34cm
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亮相中國美術館有福_大禪法師_2014年作_設色紙本_88×61cm
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亮相中國美術館大圓鏡智真樂圖_大禪法師_2011年作_設色紙本_135×300cm
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亮相中國美術館大羅寶鏡圖_大禪法師_2011年作_設色紙本_122.5×246cm
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亮相中國美術館春夏秋冬_大禪法師_2010年作_設色紙本_180×50cm×4
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亮相中國美術館大墨同禪·大禪藝術展海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