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清明上河圖》時隔十年再展全卷3年內不再露臉

 和訊網

圖為故宮鎮館之寶宋人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圖為故宮鎮館之寶宋人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本報記者李繼輝攝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五牛圖五牛圖
本報訊故宮的武英殿下個月可謂群星薈萃,《伯遠帖》、《五牛圖》、《游春圖》等一批國寶將悉數登場,《清明上河圖》更是最近10年京城首秀。 展後,這些國寶又將入庫“冬眠”,至少3年不會再露臉兒。
這個展覽定名為“石渠寶笈特展”,展期為9月8日至11月8日,其中“典藏篇”和“編纂篇”兩部分分別在武英殿和延禧宮同時展出。 故宮方面特意介紹,因展覽展出的宋元珍品較多,10月12日將更換部分藏品。 兩個展場兩期一共展出的書畫藏品達283件。
匯聚如此多件國寶的展覽,近10年北京無出其右。 每一件展品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收錄於《石渠寶笈》。 “石渠”一名,典出《漢書》。 西漢皇家藏書之處稱“石渠閣”,在長安未央宮殿北。 乾隆帝就以此為內府書畫著錄命名,表現了對古代文化傳統的景仰和神往。 經故宮人近三四年的整理髮現,這套書著錄了歷代書畫藏品萬餘件,目前已經找到的宮藏實物有千餘件。
昨日,記者探訪正在布展的武英殿,東晉王珣的《伯遠帖》成為開門的首件文物。 這是迄今為止晉人墨跡中惟一署有名款的真跡。 兩位工作人員正戴著白手套,鑽進玻璃展櫃內,小心翼翼地將作品展開舖平。
進入展廳,真是一步一景,82件書畫件件珍稀。 比如,東晉顧愷之《列女圖》(宋摹本)和傳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反映了我國最早名家人物畫和山水畫的風格;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朝宸翰集體亮相,實屬首次。
長528厘米的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全捲鋪開陳列。 “10年前,為了慶祝故宮博物院80歲生日,這幅作品曾經展出過。之後這10年,這幅圖只在香港和日本展出過,但都未曾全展開。”展覽負責人介紹, “這幅畫與上一次在故宮展出的惟一區別是,這次添加了題跋、印章等出處,方便觀眾讀懂名作。”
約有三分之一的展品旁還配了二維碼。 展覽期間將提供無線網絡,觀眾掃碼即可詳細了解曾為皇家秘賞的幕後故事。
武英殿兩側的配殿也成為展廳,側重揭示了石渠寶物重回石渠、考訂辨偽的部分。 以西配殿為例,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周恩來總理力主從香港回購的《五牛圖》成為絕對主角。 這幅圖是現存最古老的紙本中國畫,一度被業內稱為“鎮國之寶”。
目前,石渠寶笈特展——編纂篇正在延禧宮布展,觀眾可以在這裡看到《石渠寶笈》著錄的書畫來源等“幕後花絮”。
來源:北京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