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清代玉雕推陳出新

 大洋網-廣州日報 

清代“太平有像”玉擺件清代“太平有像”玉擺件
古玉品鑑
蔣衛東
198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長,現為中國文物學會玉器專業委員會理事、中華玉文化中心專家委員、浙江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
清代是中國古代玉文化的最後一個峰值期,存世玉器數量驚人,種類繁多,超過了以往各個朝代,呈現出繁華的鼎盛局面。
清王朝前期的順治、康熙與雍正三朝,玉器製作主要承襲明代遺風,但輿服制度的大變革,自然也導致了相關玉器器類的除舊佈新。 到了乾隆時期,玉雕呈現出極其繁華的鼎盛局面,日常裝飾佩戴和實用的玉器精益求精,陳設玉器的佳作層出不窮,甚至創作完成了“大禹治水圖”玉山子等氣勢磅礴的玉雕鉅作。 嘉慶、道光兩朝,續貂乾隆,卻已略遜風采。
清代玉器選用的玉材相當寬泛,白​​玉、碧玉、黃玉、墨玉、翠玉,水晶、琥珀、瑪瑙、青金石、綠松石等,均見採用。 乾隆二十四年平定新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以後,高品質的和田玉料源源不斷地進入內地,是清代玉材的主力軍,而來自緬甸的翡翠,此時也異軍突起,成為玉材中不容小覷的新貴。
清代玉雕工藝,也在乾隆朝達到了巔峰,不僅繼承發揚了數千年來琢玉傳統的精髓,而且還借鑒採納了來自印度莫臥兒王朝等地的外來工藝(“西蕃作”) ,可謂集古今中外玉雕之大成,精雕細琢的程度超過了以往各個朝代。
清代玉器,在充沛玉材供給和高超琢玉工藝的雙重支撐下,推陳出新,器類極其豐富多樣。 既有特磬、璧、圭、璽印、朝珠、翎管等禮儀與輿服用玉;又有仿青銅鼎彝、仿古陶瓷、人物山水玉山子、盆景、花果、魚虫、鳥獸以及各式嵌玉插屏、櫃門等玉擺件與陳設玉器;也有文房用具、餐具、酒具、茶具、香薰、帶鉤、 帶扣、鼻煙壺、煙嘴等日常生活用玉;還有簪、環、鐲、戒指、扳指、花形佩、鎖形佩等裝飾玉器。 其中,既有仿古玉作,也有仿痕都斯坦玉器,但更多的是時新玉作。
清代玉器的紋飾題材,同樣仿古、仿痕都斯坦與時新花紋齊頭並進,蔚為大觀。 時新花紋集中在裝飾品上,數量很多的各式玉佩上往往雕刻吉祥紋樣與文字,吉慶有餘、太平有像、三陽開泰、馬上封侯、福在眼前、五子登科等以物諧音的吉祥題材,皆是清代廣受歡迎的玉器圖案紋飾。 此外,“八仙”和“暗八仙”,佛像、菩薩像、佛教法器以及“八寶”,山水人物、樓台亭閣、花鳥蟲草、龍鳳等題材也活躍在玉器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