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如何臨寫與摹寫?


來源:北京書法考級中心
“臨”與“摹”是學習書法的兩種不同手段。 摹是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薄物罩在帖上,用毛筆在薄物上按照底字仿寫下來。 “描紅”是用毛筆在有紅色雙勾线的字模內填寫,亦屬摹寫的範疇。 臨則是對照著帖或根據對帖的記憶仿寫。 關於如何臨帖,古人總結出不少方法,積累了大量經驗。 比如,對照著碑帖臨寫稱為對臨;憑著頭腦對碑帖的印象臨寫稱為背臨;以手代筆比劃著臨稱為空臨等等。
臨寫和摹寫的方法不同,解決問題的側重點也不完全一樣。 “臨書得其筆意,摹書得其位置”(清周星蓮)。 學習漢字的點 ​​畫形態、關係位置、間架結構用摹的辦法來得快;學習漢字的意態、氣勢、神彩,用臨的方法成效顯著。
臨寫與摹寫都是學習書法的方法,並無高低上下之分,在學習程序上也無嚴格的先後順序。 一般地說,初學者應首先能準確地把握字的形質,從摹寫進人較為便當。 (來源書法屋:www.shufawu.com)但也不可一概而論,也有的初學者“筆性”好,照著帖就寫得很像,也可直接進人臨寫。 臨寫和摹寫還可以“間作”,有這種情況,臨帖己有很長時間了,由於視覺上的誤差和書寫上的習慣動作或是其它什麼原因,對某個字或某一行字的臨寫總是不能盡如人意,遇到這種情況就不妨慕寫一下。 一經摹寫,點畫是否到位、提按是否適度、粗細是否得體、間架是否準確等等,就把問題十分明顯地暴露出來了。
臨、摹是眼、腦、手三者並用的過程,有認識問題,有技法問題,也有訓練強度問題。 從眼睛看清了、頭腦理解了,再到手上實現了,決非易事。 下面主要從臨寫的角度談幾點看法。
先少後多
臨帖不是抄書、不是每次寫得字數越多越好,多則“消化不良”。 初學真、隸、篆等獨立成形的字體,一次最好選幾個字,最多不超過十幾個字。 學習行、草書等呼應、關聯較強烈的書體,一次也只能選幾個字,最多一、二行。 選好字後就反复上手臨寫,一點一畫地照著碑帖仿寫,一個字一個字,一行一行地檢驗過關,不可有一點馬虎。 第一批幾個字過關了,然後“照方抓藥”,再換第二批,第三批……。 這樣看起來慢一些,實際上一年能換上五、六批,收穫就十分可觀了,隨著學習的深人,越到後來換的頻率就會越快。  
先點畫後結構

初學寫字由點畫人手較好。 點畫基本過關了,再進人結構的練習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連點畫的大小、形態都控制不了,筆下的點畫寫出來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心中無數,那字的結構也必然很糟糕。 假設我們寫一個“之”字,之字的最後一捺是支撐這個字的主筆,非常要緊。 在寫捺畫時,還沒有到收筆的時候,由於控製筆的能力弱已經提前完成了,或者已經到了收筆的時候,書寫者的動作還沒有完成,像這種情況,還有什麼結構可言呢?
總之,點畫好比蓋房子所使用的磚、瓦、木料等原材料,結構好比房子的形狀。 如果原材料質量好,蓋什麼樣的房子都會很結實,即使樣式不太好看尚可住人。 否則,原材料質量差,經不住風吹雨打,那麼房子的樣式設計得再花哨,誰敢搬進去住呢?
在臨寫點畫時,還要防止“懶漢病”,把千姿百態的點畫典型化、模式化,學成一種。 逢著必用,長此下去就離印刷體不遠了。  
先大後小
       
初臨某碑某帖。 應將字寫得大一些為宜,起碼也要寫成拳頭大小。 即便是主攻小楷,開始也要有大字的功夫,才不至於“小氣”。 提倡初學臨習大字有以下二點好處:
一是能加大用 ​​筆的幅度,有利於更好地練習筆法。 寫大字要用大力,筆毛在紙上著力點加大,運動過程明顯。 學者對提按、轉折、頓挫、起收筆的動作及其產生的效果,體味就深刻一些。 二是擴大了字的形態,容易暴露出臨寫的問題。 字寫得小,有時尚能看得過去,一經放大,毛病就看得一清二楚了。 那麼不妨一開始就把字放大一些寫,使臨寫中的問題一開始就暴露出來,及時察覺,儘早改正。
先取形、後攝神

初學臨帖務求形似,一點一畫不能走樣。 有的老先生主張不但要“臨似”,而且要“寫死”,置於死地而後生。 不如此就不能深究書法內在的規律。 形態不像,其它都無從談起。 學習書法有一個漸變的過程。 經過一個階段的認真臨習,對所臨碑帖就逐漸會有一個由表及里的認識.有一個通過形狀領會神情的過程。 這好比我們初識一個人,開始只能通過外形相貌產生一個表面印象,一經接觸聽其言談話語,觀其喜怒哀樂,又寸其了解就更深人一些。 接觸時間再長一些,或與其共事或與其有過同甘共苦的經歷,我們就會觀察到這個人的靈魂深處。 這時再回過頭來和當初見面時的印象相比較,就會發現不完全一樣或完全不一樣。 把這個例子用到臨帖上也很說明問題,一本字帖拿在手,首先對帖上的字臨得像,就算“認識”了,然後通過不斷地臨習,在認識的基礎上,一層一層地深人,通過現像看到本質。 正如清代王澎在《論書剩語》中所說的“凡臨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剝換,遺貌取神。”就是這個“久久剝換”,有的人甚至用了一生的光景也不見得能夠剝換一層。清朝大書法家何紹基是臨帖最用功的一位,根據他的自述進行推斷,一生所臨漢碑不下二、三千通,到了晚年才能夠比較自如地通過字的結構,抓住字的形勢和神韻。 從他晚年臨習古帖的墨跡看,從不在外形上留意,有的與原碑在外形上相差較遠。 但仔細觀察,他臨的字與原碑帖的精神狀態十分相似。 他能抓住每一碑帖的精髓,“或取其神,或取其韻,或取其度,或取其勢,或取其用筆,或取其行氣,或取其結構分佈”。 (馬宗霍《霎岳樓筆談》)。 何紹基的學書經歷,客觀地反映了“由形到神”的臨習過程。
 
先實後虛

實與虛是書法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 凡是有形的點畫,結實的、沉著的、粗的、剛的、黑的、密的、用力的等等均屬實的範疇;凡是無形的使轉,空靈的、輕快的、細的、柔的、白的、疏的、不用力的均屬虛的範疇.書法中只有虛實相間,才能相映成趣。
初始臨帖,應多注意實的方面,用筆要實、點畫要實。 初學寫字臨帖大多數人出現的毛病是用筆太輕,腕下無力,筆毛的彈性作用發揮不出來,寫出的點畫一般容易出現臃腫、浮飄、淺薄的毛病。鑑於這種情況,不妨在用筆上膽子大一些,力氣用得大一些。 大膽地落筆,大膽地調鋒,大膽而明顯地做應該做好的一切動作。 對臨寫的每一個點畫都實實在在地加以肯定。 實的基礎打牢以後,再逐步追求虛的東西。 藝術的虛不是虛假,也不是虛弱,而是相對實而言的,更富有表現力的,更加輕快、活潑、空靈、飄逸的藝術表現手法。

誇張點畫的粗細和輕重對比

在臨帖中,由於人們的視覺誤差和心理的認同感,往往將對比度很強、粗細輕重反差很大的點畫看得非常和諧,結果臨出來的字輕重不分,點畫粗細差不多,較原帖“失真”。
克服的辦法是按照清代包世臣在其《藝舟雙輯》所說的“臨摹古帖,筆劃地步必比帖肥長過豐,乃能盡其勢,而傳其意者也”的說法,有意識地誇張點畫的粗細對比(或結構形態),是糾正視覺誤差,使形質和氣勢更逼近於原帖的有效方法。 上海胡向遂先生臨的歐體《九成宮》就較原碑更豐實飽滿。 可以說更逼近歐體的本來面貌。 定時定量,練練想想,貴在堅持。
學習書法和學習任何技藝一樣,必須有一定的時間和訓練強度做保證。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說的是學習要有連續性,最忌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凡有成就的藝術家無一不是苦難中磨礪出來的。 近代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生前每日必作畫,偶有一日因故未作,第二天還要補上,這種精神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有些朋友臨了一段時間帖後,總覺得越來越彆扭,還沒有原來寫得好。 有的開始臨習還可以,越臨越不像了。 武術上叫“回功”。 對此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的是把“自我”擺進去過早,不能容忍法帖來糾正自己的問題,有的則是由於臨帖的緣故,“自我”已被打亂,十幾年或幾十年認為是正確的,現已經或正在被糾正。 多少年來認為是美的,現在正在暴露出醜的、俗的一面,這時正確的東西還沒有樹立起來.這個榜徨階段是每個學書者都會遇到的。 出現這種情況,正是糾正過去的偏差,走向正確的開始,千萬不要產生其它的錯覺。
臨帖不但要苦練,還要巧練。 有時功夫下得很大,幾年下來不見長進。 有時一陣子練下來感覺都麻木了。 這時就不要強攻,放下筆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好好地和帖對照一下,找找毛病到底出在什麼地方。 問題找准了,再繼續操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